望舌下絡脈的方法包括觀察色澤、形態、長度、粗細等。
1. 色澤:
正常舌下絡脈色澤暗紅,若色澤淡紅多提示氣血虧虛;色澤青紫,多為氣血瘀滯;若呈紫黑,則瘀滯程度較重。通過色澤變化可初步判斷體內氣血運行狀態及氣血盛衰情況。
2. 形態:
正常舌下絡脈粗細均勻,形態自然。若出現彎曲、怒張等形態改變,彎曲多見於氣滯血瘀;怒張則提示血瘀程度較深,氣血運行不暢,甚至有瘀血積聚的可能。
3. 長度:
正常舌下絡脈長度適中,不超過舌下肉阜至舌尖距離的三分之二。若絡脈增長,超出正常範圍,往往提示體內有瘀血內阻,氣血運行受阻,導致絡脈延伸。
4. 粗細:
正常舌下絡脈粗細相對穩定。若變粗,多因氣血瘀滯,血液運行緩慢,導致絡脈擴張;若變細,可能是氣血不足,不能充分滋養絡脈所致。
望舌下絡脈時,需在充足自然光線下進行,讓患者自然伸舌,避免用力過度影響絡脈形態。觀察時要全面細緻,綜合判斷色澤、形態、長度、粗細等方面的變化。若發現舌下絡脈有明顯異常,應及時就醫,結合其他症狀及檢查,明確病因,以便採取恰當的診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