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症根據椎間盤突出的程度可分為膨出型、突出型、脫出型、游離型等。
1. 膨出型:纖維環部分破裂,表層完整,髓核因壓力而向椎管內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症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類型,通常患者的症狀相對較輕,可能僅表現為腰部的隱痛、酸脹不適,部分患者在勞累或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後症狀會有所加重,休息後可緩解。
2. 突出型:纖維環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但後縱韌帶仍然完整。此型患者的症狀較膨出型明顯,除了腰部疼痛外,還可能伴有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狀,疼痛可沿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外側等部位放射,在咳嗽、打噴嚏等腹壓增加的情況下,症狀往往會加重。
3. 脫出型:髓核穿破後縱韌帶進入椎管內,但仍與原椎間盤組織相連。該型患者的神經受壓症狀更為嚴重,下肢的疼痛、麻木、無力等症狀持續存在,甚至可能出現肌肉萎縮、行走困難等情況。
4. 游離型:髓核完全脫離原椎間盤組織,在椎管內可自由移動。這是較為罕見的一種類型,由於髓核在椎管內的游離,可對周圍的神經、脊髓等組織造成嚴重的壓迫和損傷,患者的症狀往往非常嚴重,可能出現大小便失禁、下肢癱瘓等嚴重後果。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情複雜多變,不同程度的突出對身體的影響差異較大。患者應及時就醫,通過詳細檢查明確突出程度,再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腰部過度勞累和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