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氣犯肺和肝火犯肺都是中醫術語,它們在病因、症狀、治療等方面存在一些區別:
1.病因:
肝氣犯肺多因情志不舒,肝氣郁結,上逆犯肺所致;肝火犯肺則多因肝郁化火,上逆犯肺,或肝經蘊熱,木火刑金而成。
2.症狀:
肝氣犯肺主要表現為咳嗽陣作,氣逆,咯痰不爽,胸脅脹痛,喜太息,脈弦等;肝火犯肺常見症狀有咳嗽陣作,痰黃稠黏,甚則咯血,胸脅灼痛,急躁易怒,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
3.脈象:
肝氣犯肺的脈象多為弦脈;肝火犯肺的脈象除弦脈外,還可能有數象。
4.治療:
肝氣犯肺治宜疏肝解郁,降氣止咳,常用方劑為柴胡疏肝散合止嗽散加減;肝火犯肺治宜清肝瀉火,潤肺止咳,常用方劑為黛蛤散合瀉白散加減。
5.病情輕重:
肝氣犯肺病情相對較輕,以氣郁為主;肝火犯肺病情較重,以火熱之象更為明顯。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過激。飲食上,宜清淡,少吃辛辣、油膩之品。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進行準確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