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檢查的項目較多,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心電圖、胸部 X 光、腹部 B 超等。
1.血常規:通過檢測血液中細胞的數量和形態,瞭解身體是否存在感染、貧血、血液疾病等問題。主要檢查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指標。
2.尿常規:對尿液進行分析,可反映泌尿系統的健康狀況,如是否有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等。檢查項目包括尿蛋白、尿糖、尿潛血、尿白細胞等。
3.肝功能:評估肝臟的功能狀態,包括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膽紅素、白蛋白等指標,有助於發現肝臟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
4.腎功能:檢測腎臟的功能,常用指標有肌酐、尿素氮等,可反映腎臟的濾過和排泄功能,幫助診斷腎臟疾病。
5.血糖:檢測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用於診斷糖尿病及瞭解血糖控制情況。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檢測。
6.血脂:檢查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指標,有助於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7.心電圖:記錄心臟的電活動,可發現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臟疾病。
8.胸部 X 光:檢查胸部的組織結構,如肺部、心臟、肋骨等,可發現肺部炎症、腫瘤、心臟增大等異常。
9.腹部 B 超:通過超聲波對腹部臟器進行檢查,如肝臟、膽囊、胰腺、脾臟、雙腎等,可發現臟器的形態、結構異常及佔位性病變。
進行常規檢查後,應根據檢查結果,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相應的治療或調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