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疼的原因有多種,如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滑膜炎、感染性關節炎等。
1.骨關節炎:這是膝關節疼痛較為常見的原因之一,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其主要原因是關節軟骨的磨損和退變,導致關節間隙變窄、骨質增生等。患者會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尤其是在上下樓梯、長時間行走後症狀加重。
2.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個關節,膝關節也是常見受累部位之一。患者除了膝關節疼痛外,還會伴有關節腫脹、發熱、晨僵等症狀,且多為雙側對稱性發病。
3.創傷性關節炎:多由膝關節外傷引起,如骨折、韌帶損傷等。受傷後,關節面不平整,軟骨損傷,導致關節軟骨退變加速,從而引起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症狀。
4.滑膜炎:膝關節滑膜受到刺激後產生炎症,引起滑膜分泌液失調,形成積液。患者會出現膝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局部皮溫升高。
5.感染性關節炎:膝關節受到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引起的炎症。患者會出現膝關節紅腫、疼痛、發熱,甚至寒戰等全身症狀。
如果出現膝關節疼痛,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可掛骨科或風濕免疫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徵、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判斷,明確病因,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膝關節,避免過度勞累和受傷。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增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如游泳、騎自行車等,但要避免劇烈運動。如果膝關節疼痛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