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腸炎的診斷及治療建議是甚麼

發佈時間:2025-03-31 11:08:49
吳鵬波副主任醫師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腸炎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腸道炎症性反應,其診斷和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腸炎的常見類型包括感染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放射性腸炎、缺血性腸炎等。

1. 感染性腸炎:

病因:多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感染引起。

症狀: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熱等。

診斷:通過病史、臨床表現、糞便常規及培養、血常規等檢查進行診斷。

治療:根據病原體選擇相應的抗感染藥物,同時進行對症治療,如補液、止瀉、止痛等。

2. 潰瘍性結腸炎:

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免疫、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

症狀:反復發作的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里急後重等。

診斷:通過結腸鏡檢查、病理活檢等明確診斷。

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如氨基水楊酸制劑、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和手術治療適用於併發大出血、腸穿孔等嚴重併發症的患者。

3. 克羅恩病:

病因:與潰瘍性結腸炎相似,病因不明。

症狀:腹痛、腹瀉、體重下降、腸梗阻等。

診斷:依靠結腸鏡檢查、小腸鏡檢查、影像學檢查及病理活檢等。

治療:藥物治療同潰瘍性結腸炎和手術治療用於治療併發症。

4. 放射性腸炎:

病因:盆腔、腹腔、腹膜後惡性腫瘤經放射治療引起。

症狀: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肛門墜脹等。

診斷:根據放療病史、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進行診斷。

治療:以對症治療為主,如止瀉、止血、抗感染等,嚴重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5. 缺血性腸炎:

病因:由於腸系膜血管栓塞或痙攣導致腸壁缺血、缺氧。

症狀:腹痛、便血、腹瀉等。

診斷:通過臨床表現、結腸鏡檢查、血管造影等檢查確診。

治療:包括禁食、胃腸減壓、補液、擴血管、抗凝等,必要時進行手術治療。

腸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同時,應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
腸炎的診斷及治療建議是甚麼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