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痛風和痛風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它們在病因、症狀、發病部位、實驗室檢查、治療等方面存在一些區別。
1.病因:
風濕性痛風主要是由於風濕熱引起,與鏈球菌感染有關;痛風則是由於體內尿酸代謝紊亂,導致尿酸鹽沈積在關節等部位引起。
2.症狀:
風濕性痛風常表現為游走性多關節炎,可伴有發熱、心臟炎等;痛風主要表現為關節劇痛,尤其是大腳趾關節,常伴有紅腫、發熱。
3.發病部位:
風濕性痛風可累及多個關節,且關節疼痛呈游走性;痛風多首發於下肢關節,尤其是第一跖趾關節。
4.實驗室檢查:
風濕性痛風患者的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陽性,血沈加快;痛風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
5.治療:
風濕性痛風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療鏈球菌感染,同時應用抗風濕藥物;痛風的治療則以降低血尿酸水平為主,如使用別嘌醇、非布司他等藥物,同時注意飲食控制。
無論是風濕性痛風還是痛風,患者都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同時注意飲食健康,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等,適量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