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胳膊骨折可從局部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畸形、骨擦音或骨擦感等方面確定。
1. 局部疼痛:
寶寶可能會因為胳膊骨折處的疼痛而哭鬧不止,尤其是在觸碰或移動受傷胳膊時,疼痛會更加明顯。較小的寶寶可能無法準確表達疼痛的位置和程度,但會通過哭鬧、煩躁不安等表現來傳達不適。
2. 腫脹:
骨折部位通常會出現腫脹,這是由於局部血管破裂出血、組織液滲出等原因導致的。腫脹的程度可能因骨折的嚴重程度而異,一般在受傷後的數小時內逐漸加重。家長可以觀察到寶寶胳膊受傷部位比另一側明顯增粗。
3. 活動受限:
寶寶可能不願意主動活動受傷的胳膊,或者在嘗試活動時表現出明顯的困難。例如,不能正常地彎曲、伸直胳膊,不能自如地抓取物品等。因為骨折會影響到骨骼的正常運動功能。
4. 畸形:
較為嚴重的骨折可能會導致胳膊出現畸形,如彎曲、扭轉等異常形態。這是由於骨折斷端發生了移位所致,通過肉眼可以直接觀察到胳膊的外形與正常情況不同。
5. 骨擦音或骨擦感:
這是一種相對罕見的表現,需要專業醫生進行檢查。當醫生輕輕移動骨折部位時,可能會感覺到骨折斷端之間的摩擦感,或者聽到骨擦音,這是骨折的特異性體徵之一。
寶寶胳膊受傷後,家長應盡量保持冷靜,避免隨意搬動受傷部位,防止加重損傷。及時帶寶寶前往醫院就診,通過專業的檢查,如X線等,來明確是否骨折,並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相應的治療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