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和髎穴位於頭側部,在鬢發後緣,耳廓根的前方,顳淺動脈的後緣。其具有疏風通絡、解痙止痛、調理耳部病症等作用,可用於治療頭痛、耳鳴、牙關緊閉、口眼歪斜等病症。
一、位置:
耳和髎穴位於頭部側面,具體位置在耳門前上方,平耳廓根之前方,鬢發後緣,當顳淺動脈的後緣。取穴時,可先找到耳屏,於耳屏前上方,當耳屏與下頜關節之間的凹陷處即為耳和髎穴。
二、作用:
1.疏風通絡:耳和髎穴具有疏風通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因風邪侵襲所致的頭痛、面癱等病症。通過刺激該穴位,能夠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緩解疼痛和麻木等症狀。
2.解痙止痛:該穴位還具有解痙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牙關緊閉、顳頜關節紊亂等病症。刺激耳和髎穴可以緩解肌肉痙攣,減輕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功能。
3.調理耳部病症:由於耳和髎穴位於耳部附近,因此對耳部病症也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如耳鳴、耳聾等,通過按摩或針灸該穴位,可改善耳部血液循環,調節耳部神經功能,從而緩解耳部不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按摩耳和髎穴來達到保健的目的。按摩時,可用食指或中指指腹輕輕按揉穴位,每次1-3分鐘,每天可多次進行。但如果出現相關病症,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同時,在按摩穴位時,要注意力度適中,避免過度用力造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