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耳朵到底能不能自己掏 揭秘掏耳朵正確方法

發佈時間:2019-11-25 02:03:05
梁巧瑾副主任醫師 鄭州市中醫院

我們都知道,耳朵是負責我們人類聽覺的一個重要器官,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喜歡有事沒事都會去掏耳朵,除了用耳勺外,還用指甲、發夾等去掏耳,雖然能讓自身感覺到舒服,但卻不利於耳朵的健康,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細菌入侵耳道,引起疾病。

當耳屎聚積較多時,就會讓人感到不適,出現瘙癢、耳朵被堵住等現象,及時掏出來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自己用指甲、發夾甚至較硬的針去挖耳朵,就難免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膚,引起感染、發炎、腫脹、劇痛。有的人還會因為用力過度甚至可能會傷及到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聽力,最終發展為中耳炎,更為嚴重者可能會耳聾。另外,如果頻繁掏耳,會刺激耳道皮膚,誘發外耳道乳頭狀腫瘤,後果不堪設想。因此,不建議大家自己去掏耳朵。

耳屎雖然對耳朵有保護作用,但當其生成速度較快,長期不清潔易讓耳朵出現瘙癢、堵塞,經常到醫院掏耳也不現實,所以可以適當自己來掏耳,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最好使用棉簽,輕輕地在外耳道轉動,耳朵朝下,耳屎自然就掉出來。對於較大顆的話,可以先用溫水或者專用藥水濕潤耳朵,然後再用棉簽輕輕掏出。盡量做到不用指甲、發夾等物體去掏耳。

第二,切忌頻繁掏耳,不要讓掏耳形成一種習慣,對身體有害無利,一般一週一次就行了,當長期處於灰塵多的地方或油耳較多時可以考慮一週兩次。

上述內容的分享相信大家對自己耳朵保護有了一定瞭解,正確地清潔耳朵,不要讓掏耳成為一種習慣,不合理的掏耳會有危險的。一旦挖耳不正確出現不適,應該及時前往醫院治療。保護我們的耳朵,需要從我們的每個細節動作做起。

耳朵到底能不能自己掏 揭秘掏耳朵正確方法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