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艾灸功效作用與主治

發佈時間:2025-03-31 10:24:31
王海泉主任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艾灸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扶陽固脫、調節免疫、緩解疼痛、調節內分泌及改善亞健康狀態等功效。其作用機制通過燃燒艾絨產生的熱力和藥性滲透經絡,調整氣血運行,適用於多種病症的輔助治療。

1. 溫經散寒:艾灸通過溫熱作用驅散體內寒邪,改善因寒濕凝滯引起的關節冷痛、脘腹冷痛、風寒感冒等症狀,尤其對女性宮寒痛經、經期不調效果顯著。

2. 活血通絡:艾灸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瘀堵,常用於治療肩頸腰腿痛、跌打損傷後腫脹以及氣滯血瘀型慢性病如冠心病、靜脈曲張的輔助調理。

3. 扶陽固脫:艾灸能提升人體陽氣,適用於陽氣虛弱導致的畏寒肢冷、久瀉脫肛、遺尿漏尿等病症,對產後體虛、術後元氣虧損有恢復作用。

4. 調節免疫:長期規律艾灸可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降低過敏反應發生率,輔助改善反復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炎等免疫相關疾病。

5. 緩解疼痛:艾灸通過抑制炎症介質釋放和神經傳導,有效緩解偏頭痛、三叉神經痛及骨關節炎引起的慢性疼痛,兼具即時鎮痛與長期調理效果。

6. 調節內分泌:艾灸特定穴位可影響下丘腦-垂體-靶腺軸功能,輔助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多囊卵巢綜合徵及更年期綜合徵等內分泌紊亂疾病。

7. 改善亞健康狀態:針對長期疲勞、失眠健忘、食慾不振等亞健康表現,艾灸能調節自主神經功能,恢復機體陰陽平衡,提升整體生活質量。

艾灸作為傳統外治療法,需結合個人體質合理應用。操作時需注意保持適當距離防止燙傷,飯後1小時內及過度飢餓時不宜施灸。陰虛火旺、皮膚破損或出血傾向者應謹慎使用。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選擇穴位組合與療程頻次,治療期間需觀察身體反應,配合規律作息與飲食調理,避免過度依賴單一療法。出現頭暈、惡心等異常反應應及時中止並咨詢醫生。

相關文章
艾灸功效作用與主治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