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膽囊癌CT增強表現

發佈時間:2025-03-29 01:15:39

膽囊癌的CT增強表現主要包括膽囊壁不均勻增厚、腫塊型強化、腔內結節狀強化、鄰近結構侵犯及肝內轉移等。影像學特徵需結合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綜合判斷。

1. 膽囊壁不均勻增厚:表現為局限性或瀰漫性增厚>3mm,動脈期呈明顯不均勻強化,門脈期持續強化,常伴黏膜線中斷或消失。這種類型需與慢性膽囊炎鑒別,後者多呈現均勻增厚且強化程度較低。

2. 腫塊型強化:膽囊區可見軟組織腫塊,形態不規則,動脈期呈周邊環狀強化或斑片狀強化,中心常伴低密度壞死區。腫塊可導致膽囊輪廓消失,約60%病例可見鄰近肝實質受侵。

3. 腔內結節狀強化:膽囊腔內見菜花樣或息肉樣強化結節,基底較寬,表面凹凸不平,增強後CT值較平掃增加>20 HU。需注意與膽固醇性息肉鑒別,後者增強幅度通常<15 HU。

4. 鄰近結構侵犯:表現為肝門區膽管梗阻、十二指腸或結腸肝曲受侵,增強掃描可見腫瘤組織包繞血管或穿透漿膜層。門靜脈受侵時可出現管腔狹窄或癌栓形成。

5. 肝內轉移:約25-35%初診病例可見肝內多發轉移灶,表現為環形強化或牛眼徵,常分布於膽囊床周圍肝段IV、V段。轉移灶強化方式與原發灶相似,但體積通常較小。

對於有膽囊結石、膽囊息肉等基礎病變的高危人群,建議每年進行肝膽系統超聲篩查,若發現膽囊壁異常增厚或佔位病變應及時行增強CT檢查。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控制高脂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出現持續性右上腹痛、黃疸或體重驟降等症狀時應盡早就醫。治療方案需根據腫瘤分期制定,術後患者應嚴格遵循醫囑定期復查影像學及腫瘤標誌物。

膽囊癌CT增強表現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