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和癇病在概念、病因、症狀表現等方面存在一定區別。
1. 概念:癲癇是現代醫學的術語,主要是指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癇病則是中醫的病名,是一種以突然意識喪失、發則僕倒、不省人事、兩目上視、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時蘇醒、一如常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
2. 病因:癲癇的病因包括遺傳因素、腦部疾病、全身或系統性疾病等;癇病的病因在中醫理論中認為與先天因素、情志失調、飲食不節、勞累過度等有關。
3. 症狀表現:癲癇的症狀表現多樣,如失神發作、強直 - 陣攣發作、肌陣攣發作等;癇病的症狀表現以突然發作的意識喪失、肢體抽搐等為主要特徵。
無論是癲癇還是癇病,患者都需要積極治療,並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護理。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保證充足的睡眠。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建議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控制病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