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骨質酥鬆的CT表現

發佈時間:2025-03-28 08:17:50

骨質酥鬆的CT表現主要包括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稀疏、骨皮質變薄、椎體壓縮變形、微骨折線等。這些影像學特徵可反映骨質流失程度及骨骼力學強度變化,對診斷和病情評估具有重要價值。

1. 骨密度降低:CT圖像中表現為骨組織灰度值下降,與周圍軟組織對比度減弱,常見於松質骨豐富的區域如椎體、股骨近端。定量CTQCT測量骨密度時,T值≤-2.5可明確診斷。

2. 骨小梁稀疏:高分辨率CT可見骨小梁數量減少、間距增寬,形成柵欄樣或網狀結構,尤其在椎體中央及股骨頸區域顯著,骨小梁連續性中斷提示力學支撐功能受損。

3. 骨皮質變薄:軸位CT顯示長骨及椎體周邊骨皮質厚度低於正常範圍通常<2mm,皮質內可見蟲蝕樣透亮區,皮質骨與松質骨分界模糊,多見於病程較長的患者。

4. 椎體壓縮變形:胸腰椎CT矢狀位重建可見椎體前緣高度丟失>20%,呈楔形或雙凹形改變,終板凹陷伴骨皮質皺摺,嚴重者出現魚椎樣改變,常伴骨性終板硬化。

5. 微骨折線:薄層CT掃描層厚≤1mm可發現骨小梁間細微斷裂線,多見於承重部位如跟骨、股骨轉子間,表現為線狀低密度影,周圍伴局限性骨硬化帶。

骨質酥鬆的早期發現和規範管理對預防骨折至關重要。建議高危人群定期進行骨密度篩查,特別是絕經後女性及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者。日常需保證鈣和維生素D攝入,進行適度的負重運動,避免吸煙酗酒等危險因素。出現腰背疼痛或身高縮短時應及時就診,通過CT等影像檢查明確骨質狀態,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抗骨質酥鬆藥物治療,同時注意預防跌倒,降低骨折風險。

骨質酥鬆的CT表現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