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密頓焦慮量表是臨床上常用的評估焦慮狀態的工具,其評分標準涵蓋多個方面,包括焦慮心境、緊張、害怕等。常見的評分選項有焦慮心境、緊張、害怕、失眠、認知功能、抑鬱心境、軀體性焦慮肌肉系統、軀體性焦慮感覺系統、心血管系統症狀、呼吸系統症狀、胃腸道症狀、生殖泌尿系統症狀、植物神經系統症狀、會談時行為表現、睡眠障礙、絕望感、自卑感等。
1. 焦慮心境:患者主觀上感到焦慮、不安,情緒低落等。
2. 緊張:表現為肌肉緊張、顫抖等。
3. 害怕:對某些事物或情境存在過度的恐懼。
4. 失眠:難以入睡或睡眠質量差。
5. 認知功能: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
6. 抑鬱心境:伴有抑鬱情緒,對生活失去興趣等。
7. 軀體性焦慮肌肉系統:肌肉酸痛、僵硬等。
8. 軀體性焦慮感覺系統:感覺過敏、麻木等。
9. 心血管系統症狀:心悸、胸悶等。
10. 呼吸系統症狀:氣短、呼吸困難等。
11. 胃腸道症狀:惡心、嘔吐等。
12. 生殖泌尿系統症狀:尿頻、尿急等。
13. 植物神經系統症狀:多汗、臉紅等。
14. 會談時行為表現:坐立不安、小動作多等。
15. 睡眠障礙:多夢、易醒等。
16. 絕望感:對未來感到絕望,缺乏希望。
17. 自卑感:自我感覺低人一等,缺乏自信。
在進行漢密頓焦慮量表評分時,需確保評估環境安靜、舒適,讓患者能夠放鬆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評估者應具備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準確理解各項症狀的含義和表現。同時,要結合患者的整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避免單純依據某一項評分做出判斷。如需更準確的評估結果,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多次評估和綜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