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一、中暑的症狀
1. 先兆中暑:在高溫環境下出現大汗、口渴、無力、頭暈、眼花、耳鳴、惡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等,體溫正常或略高。
2. 輕症中暑:除上述症狀外,體溫在 38℃以上,面色潮紅或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脈搏增快。
3. 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熱痙攣表現為四肢、腹部等肌肉痙攣和疼痛;熱衰竭表現為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體溫升高、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等;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類型,表現為高熱體溫超過 40℃、無汗、意識障礙,甚至昏迷。
二、中暑的治療方法
1. 轉移患者:將患者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解開衣物,以利於散熱。
2. 降溫:用濕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頭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進行物理降溫。也可以用風扇或空調降低環境溫度。
3. 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如果患者神志清醒,可給予適量的淡鹽水或運動飲料,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如果患者昏迷,應立即送往醫院進行靜脈補液。
4. 藥物治療:根據患者的病情,可使用一些藥物進行治療,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等。對於重症中暑患者,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搶救,可能需要使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藥物進行治療。
如果出現中暑症狀,應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治療。在高溫天氣下,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避免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下工作或活動,多喝水,穿著透氣、輕便的衣物。如果症狀嚴重,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