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早期肝硬化CT表現

發佈時間:2025-03-27 08:54:01
吳鵬波副主任醫師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早期肝硬化的CT表現主要包括肝臟形態改變、肝實質密度不均、門靜脈增寬、肝裂增寬、脾大及再生結節、側支循環形成等。

1.肝臟形態改變:早期肝硬化患者CT可顯示肝臟表面呈結節狀凹凸不平,肝葉比例失調如右葉萎縮、左葉或尾狀葉代償性增大,肝邊緣變鈍,整體體積縮小或局部形態異常。

2.肝實質密度不均:CT平掃可見肝實質內瀰漫性斑片狀低密度或稍高密度影,增強掃描後因纖維化區域血供減少,可能出現不均勻強化,呈現馬賽克樣改變。

3.門靜脈增寬:門靜脈主幹直徑超過13mm正常為8-12mm,分支迂曲擴張,部分患者伴有門靜脈高壓時可見脾靜脈及腸系膜上靜脈增粗。

4.肝裂增寬:肝葉間裂、膽囊窩等肝內裂隙因肝萎縮而增寬,寬度常超過10mm,肝門區結構顯示更清晰。

5.脾大:脾臟長徑超過12cm或厚度超過5cm,部分患者伴有脾功能亢進相關徵象。

6.再生結節及側支循環形成:再生結節在CT平掃中多呈等密度,增強後動脈期可輕度強化;側支循環如胃底靜脈曲張、臍靜脈開放等較少見,需結合門靜脈成像CTPV明確。

早期肝硬化患者需定期監測肝功能及影像學變化,嚴格戒酒並避免使用肝毒性藥物。飲食應低脂、高蛋白且富含維生素,出現腹水者需限制鈉鹽攝入。合併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者需預防消化道出血,避免進食粗糙食物。根據醫生建議規範使用抗纖維化藥物,並篩查肝癌風險。保持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有助於延緩病情進展,同時需注意情緒調節以減少心理壓力對肝臟的影響。

早期肝硬化CT表現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