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床發紅應根據口腔衛生不良、飲食刺激、機械損傷、牙齦炎、牙周炎等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保持口腔清潔、調整飲食、避免刺激、藥物治療、洗牙等。
1. 口腔衛生不良:日常不認真刷牙、不使用牙線等,導致食物殘渣、牙菌斑堆積在牙床周圍,引發炎症,致使牙床發紅。要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早晚正確刷牙,使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時間不少於 3 分鐘;飯後使用牙線清理牙縫;定期使用漱口水,如復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復新液、西吡氯銨含漱液,遵醫囑用藥,保持口腔清潔。
2. 飲食刺激:經常吃辛辣、過燙的食物,或者長期酗酒,會刺激牙床黏膜,使其發紅。需調整飲食結構,避免食用辣椒、麻辣燙、火鍋等辛辣食物,以及熱湯、熱茶等過燙食物,減少酒精攝入。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蘋果、橙子、菠菜等,有助於修復受損黏膜。
3. 機械損傷:刷牙用力過猛、使用過硬的牙刷、佩戴不合適的假牙等,都可能損傷牙床,造成牙床發紅。要選擇軟毛牙刷,採用正確的刷牙方式,避免用力過度。如果假牙不合適,應及時找醫生調整或重新製作。若牙床損傷較輕,一般可自行恢復;若損傷較重,可遵醫囑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碘甘油、雲南白藥粉促進愈合。
4. 牙齦炎:牙菌斑、牙結石長期刺激牙齦,引發炎症,導致牙床紅腫。可通過洗牙去除牙菌斑和牙結石,消除炎症。同時,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羅紅霉素分散片,遵醫囑用藥,控制炎症。平時要注意口腔衛生,防止牙齦炎復發。
5. 牙周炎: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引起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炎症刺激會使牙床發紅。需要進行系統的牙周治療,包括齦上潔治、齦下刮治等。還可配合使用米諾環素軟膏、醋酸氯己定溶液、丁硼乳膏,遵醫囑用藥,控制炎症。治療後要定期復查,維護口腔健康。
平時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口腔問題。飲食要均衡,避免不良刺激。如果牙床發紅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