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上的牙垢很臭可能是口腔衛生不良、飲食習慣、牙列不齊、齲齒、牙周炎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正確刷牙、調整飲食、正畸治療、補牙、牙周治療等。
1. 口腔衛生不良:日常不認真刷牙、不使用牙線等,食物殘渣會在口腔內殘留,滋生細菌形成牙垢並產生臭味。要養成早晚正確刷牙的習慣,使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時間不少於 3 分鐘;飯後使用牙線清理牙縫;定期使用漱口水,如復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復新液、西吡氯銨含漱液,遵醫囑用藥,保持口腔清潔。
2. 飲食習慣:長期愛吃重口味食物,如大蒜、洋蔥等,以及經常喝濃茶、咖啡等,食物殘渣和色素易附著在牙齒上,導致牙垢產生異味。應調整飲食結構,減少食用此類食物;吃完後及時漱口;定期到醫院洗牙,去除牙齒表面的污垢和色素。
3. 牙列不齊:牙齒排列不整齊,會使口腔清潔難度增加,食物容易嵌塞在牙縫中,進而形成牙垢發臭。可到口腔正畸科就診,通過佩戴傳統金屬牙套、陶瓷牙套、隱形牙套等進行正畸治療,使牙齒排列整齊,便於清潔。
4. 齲齒:牙齒出現齲洞後,食物殘渣易進入洞內,細菌發酵會產生臭味。需及時到口腔科就診,將齲洞內的腐質去除乾淨,然後用樹脂材料進行補牙,如玻璃離子水門汀、復合樹脂、銀汞合金,遵醫囑選擇合適材料修復牙齒。
5. 牙周炎:牙菌斑、牙結石等刺激牙齦引發炎症,會出現牙齦紅腫、出血、口臭等症狀。要進行牙周治療,包括齦上潔治術、齦下刮治術;可配合使用藥物治療,如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奧硝唑分散片,遵醫囑用藥,消除炎症。
平時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到醫院進行口腔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過度食用對牙齒有損害的食物和飲料,維護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