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肝臟出現顆粒狀是甚麼原因

發佈時間:2025-03-17 15:13:50
李婷婷副主任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肝臟出現顆粒狀可能是多種原因引起的,如脂肪肝、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炎、肝血管瘤等。

1. 脂肪肝:長期飲酒、肥胖、營養不良等可導致肝細胞內脂肪堆積,形成脂肪肝。肝臟B超檢查可能顯示顆粒狀改變。應調整飲食結構,增加運動量,控制體重,減少飲酒。

2. 肝纖維化:各種慢性肝病如乙肝、丙肝等,長期發展可導致肝纖維化。此時肝臟質地變硬,可能出現顆粒狀。需要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如抗病毒治療,同時避免飲酒和使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

3. 肝硬化:肝纖維化進一步發展可形成肝硬化,肝臟表面不光滑,呈顆粒狀。治療包括病因治療、保肝治療,必要時進行肝移植。

4. 肝炎:病毒感染、藥物性肝損傷等可引起肝炎,炎症反復發作可能導致肝臟結構改變。根據病因進行相應的治療,如抗病毒、停用肝損傷藥物等。

5. 肝血管瘤:是肝臟常見的良性腫瘤,一般無症狀,在檢查時可能發現肝臟有顆粒狀。較小的血管瘤定期復查即可,較大的或有症狀的血管瘤可考慮手術治療。

肝臟出現顆粒狀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後進行針對性治療。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飲酒、過度勞累,定期進行體檢,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肝臟疾病。

肝臟出現顆粒狀是甚麼原因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