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體表血管瘤常見有哪些類型

發佈時間:2025-03-10 11:44:58
郭亞南副主任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體表血管瘤常見類型有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蔓狀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血管角皮瘤等。

1. 毛細血管瘤:由擴張和增生的毛細血管網構成,多在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出現,好發於頭面部等體表部位。外觀常為紅色或紫紅色斑片,邊界清晰,不高出或稍高出皮膚表面,按壓可褪色,部分可隨年齡增長自行消退。

2. 海綿狀血管瘤:由眾多薄壁血管組成的海綿狀異常血管團,質地柔軟,有彈性,多呈局限性半球形、扁平或高出皮面的隆起物,一般為單發,也可多發,顏色可呈淡紫色或紫藍色,表面皮膚正常或與腫瘤粘連而萎縮。

3. 蔓狀血管瘤:由較粗的迂曲血管構成,多為靜脈,也可有動脈或動靜脈瘻,常發生於頭皮、面頸部等部位。局部皮膚隆起,皮溫升高,可見到或觸及血管搏動,聽診可聞及血管雜音,患者可能有局部墜脹、疼痛等不適。

4. 混合型血管瘤:是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血管瘤同時存在的情況,最常見的是毛細血管瘤與海綿狀血管瘤混合。在出生時或出生後早期出現,表現為紅斑結節,逐漸增大,向深部及周圍組織侵犯,生長迅速。

5. 血管角皮瘤:是一種以真皮乳頭層下的血管擴張和表皮角化過度為特徵的皮膚病。可分為五型,其中肢端型較常見,多發生於兒童或青少年,好發於指趾背及甲周,皮損為暗紅色或紫紅色丘疹,表面粗糙,質地堅硬。

發現體表有疑似血管瘤的病變,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根據血管瘤的類型、大小、部位、患者年齡等因素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治療後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潔乾燥,避免搔抓、摩擦,防止破潰出血引發感染。定期復查,觀察病變恢復情況,若有異常及時與醫生溝通。

體表血管瘤常見有哪些類型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