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如何判斷缺鐵性貧血

發佈時間:2025-03-10 17:05:08
羅文才副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判斷缺鐵性貧血可通過症狀表現、血常規檢查、血清鐵及鐵蛋白測定、骨髓象檢查、特殊檢查等。

1. 症狀表現:缺鐵性貧血患者常有乏力、易疲倦、頭暈、耳鳴、心悸、氣短、食慾減退等常見症狀,皮膚蒼白、乾燥,毛髮乾枯易脫落,指甲變薄變脆、匙狀甲等也較為常見。嚴重時可能出現異食癖等罕見表現。這些症狀是由於體內鐵缺乏,影響血紅蛋白合成,導致氧氣運輸不足,身體各組織器官得不到充足氧氣供應而引發。

2. 血常規檢查:血常規是初步判斷缺鐵性貧血的重要手段。典型表現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即紅細胞平均體積MCV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均降低。同時,紅細胞計數可能正常或減少,血紅蛋白濃度明顯下降。通過血常規可初步篩查出是否存在貧血及貧血類型傾向。

3. 血清鐵及鐵蛋白測定:血清鐵降低,總鐵結合力升高,轉鐵蛋白飽和度降低,血清鐵蛋白是反映體內鐵儲備的敏感指標,缺鐵性貧血時血清鐵蛋白水平明顯降低。這些指標能直接反映體內鐵的代謝情況,對於明確缺鐵性貧血診斷及判斷鐵缺乏程度有重要意義。

4. 骨髓象檢查:骨髓象表現為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以紅系增生為主,粒系、巨核系無明顯異常。紅系中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其體積小、核染色質致密、胞漿少、邊緣不整齊,有血紅蛋白形成不良表現。骨髓象檢查有助於進一步明確貧血病因,排除其他血液系統疾病。

5. 特殊檢查:如缺鐵性貧血診斷不明確或存在特殊情況時,可能需進行特殊檢查,如血清可溶性轉鐵蛋白受體測定、紅細胞游離原卟啉測定等。這些檢查可從不同角度反映鐵代謝及血紅蛋白合成情況,為診斷提供更全面依據。

在診斷缺鐵性貧血過程中,各項檢查結果需綜合分析判斷。若懷疑缺鐵性貧血,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檢查項目,以明確診斷並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治療過程中需嚴格按照醫生要求用藥及復查,確保治療效果及安全性。

相關文章
如何判斷缺鐵性貧血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