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寶寶肺不好可能是肺發育不成熟、感染、呼吸窘迫綜合徵、氣胸、先天性肺發育異常等因素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促進肺成熟、抗感染、呼吸支持、胸腔閉式引流、手術干預等。
1. 肺發育不成熟:早產使得寶寶肺部未能充分發育,肺泡數量不足、表面活性物質缺乏。可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質替代治療,如固爾蘇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劑、珂立蘇注射用豬肺磷脂、新沛兒注射用重組人肺表面活性物質,遵醫囑用藥,同時給予呼吸支持,幫助寶寶呼吸。
2. 感染: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入侵肺部引發炎症。根據病原體選擇合適藥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粒、頭孢克肟顆粒、利巴韋林顆粒,遵醫囑用藥,加強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
3. 呼吸窘迫綜合徵:因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及肺順應性降低所致。給予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或氣管插管機械通氣,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維生素E軟膠囊,遵醫囑用藥,維持內環境穩定。
4. 氣胸:肺部氣體進入胸腔導致。少量氣胸可自行吸收,大量氣胸需進行胸腔閉式引流排出氣體,同時密切監測生命體徵。
5. 先天性肺發育異常:如肺隔離症、先天性肺囊腫等。根據具體情況,必要時進行手術治療,術後加強營養支持和呼吸道管理。
要密切觀察寶寶的呼吸、心率、體溫等生命體徵,保證營養供給,做好保暖措施,避免交叉感染。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