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訓練、關節腔注射治療、手術治療等。
1. 藥物治療:對於肘關節骨性關節炎,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塞來昔布膠囊等能有效減輕炎症和疼痛。布洛芬緩釋膠囊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達到解熱、鎮痛、抗炎的作用;雙氯芬酸鈉腸溶片通過抑制環氧化酶活性,減少前列腺素合成,進而減輕疼痛和炎症;塞來昔布膠囊高度選擇性抑制環氧化酶-2,能精准發揮抗炎止痛效果,幫助患者緩解肘關節處因骨性關節炎引發的不適。
2. 物理治療:熱敷、按摩、針灸等物理手段對肘關節骨性關節炎有積極作用。熱敷可促進肘關節局部血液循環,使肌肉放鬆,減輕關節僵硬和疼痛;按摩能改善關節周圍軟組織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調整關節位置,增強關節穩定性;針灸通過刺激特定穴位,調節人體經絡氣血的運行,改善肘關節局部的氣血不暢,減輕炎症反應,從而緩解疼痛和改善關節功能。
3. 康復訓練:針對肘關節骨性關節炎,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很關鍵。如關節活動度訓練,通過屈伸、旋轉等動作,能增加肘關節的活動範圍,防止關節粘連和僵硬;肌肉力量訓練,像握力訓練、抗阻訓練等,可增強肘關節周圍肌肉力量,更好地穩定關節,減輕關節軟骨的壓力,減緩骨性關節炎的進展,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4. 關節腔注射治療:向肘關節腔內注射藥物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常用的有玻璃酸鈉注射液、糖皮質激素等。玻璃酸鈉注射液注入關節腔後,可增加關節液的黏稠性和潤滑功能,減少關節軟骨之間的摩擦,緩衝應力對關節軟骨的損傷,為關節軟骨提供一個良好的修復環境;糖皮質激素能快速減輕關節腔內的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和腫脹症狀。
5. 手術治療:當肘關節骨性關節炎病情嚴重,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如關節清理術,通過去除關節內的游離體、增生的滑膜和骨贅等,能改善關節的活動度,減輕疼痛;關節置換術則適用於關節嚴重破壞、功能喪失的患者,用人工關節替代受損的關節,恢復關節的正常結構和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接受治療期間,要按照安排進行各項治療和護理。按時按量服用藥物,不可自行增減藥量。進行物理治療和康復訓練時,要注意強度和頻率,避免過度勞累導致關節損傷加重。若進行了手術,要做好術後的傷口護理,防止感染,定期到醫院復查,以便及時瞭解恢復情況並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