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玻璃體出血是指玻璃體周圍的組織血管破裂,血液進入玻璃體腔而導致的一種眼部疾病。
玻璃體是眼球內的一種透明膠狀物質,它填充在眼球的後部,對眼球起到支撐和維持形狀的作用。當玻璃體周圍的視網膜、脈絡膜等組織發生病變或損傷時,如視網膜裂孔、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等,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血液進入玻璃體腔,就會引起玻璃體出血。
玻璃體出血的症狀主要包括視力下降、眼前黑影飄動、視物模糊等。出血量較少時,患者可能只感覺到眼前有少量黑影飄動;出血量較多時,患者的視力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只能看到手動或光感。
一旦發現玻璃體出血,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眼部檢查,如散瞳眼底檢查、眼部B超等,以確定出血的原因和程度,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激光治療和手術治療等。如果出血量較少,且病因明確,醫生可能會先採用藥物治療,促進血液吸收;如果出血量大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能需要進行激光治療或玻璃體切割手術,以清除玻璃體腔內的積血,恢復視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保護眼睛,避免眼部受傷和過度用眼。對於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應積極控制病情,定期進行眼部檢查,以預防玻璃體出血等眼部併發症的發生。如果出現眼部不適或視力異常,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