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指將血糖水平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範圍內,以減少高血糖或低血糖對身體造成的損害,預防和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
血糖控制的目標是根據個體情況制定的,一般來說,空腹血糖應控制在 3.9 - 7.2mmol/L 之間,餐後 2 小時血糖應小於 10.0mmol/L,糖化血紅蛋白應小於 7.0%。要達到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綜合採取多種措施。
飲食控制是血糖控制的基礎。患者應根據自身的體重、活動量和血糖情況,合理安排飲食,控制總熱量的攝入,均衡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鹽食物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
適量的運動對於血糖控制也非常重要。運動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幫助身體更好地利用血糖。患者應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極拳等,每周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同時還可以結合一些力量訓練。
藥物治療也是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如果通過飲食和運動控制血糖仍不理想,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降糖藥物,如胰島素、二甲雙胍、格列齊特等。患者應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用藥,按時按量服用,不得擅自增減藥量或停藥。
血糖監測也是血糖控制的重要環節。患者應定期監測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以便及時瞭解血糖的變化情況,調整治療方案。
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患者在飲食、運動、藥物治療和血糖監測等方面進行綜合管理,同時還需要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質量。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吸煙和飲酒;注意個人衛生,預防感染。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