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石膏綜合徵是指在採用髖人字石膏固定或頭顱-骨盆牽引等治療後,由於腸系膜上動脈對十二指腸的壓迫,導致以急性胃擴張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綜合徵。
這種綜合徵多發生於兒童及青少年,尤其是在進行脊柱側彎矯形或下肢骨折牽引治療時。患兒可能會出現上腹部飽滿、惡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時可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
小兒石膏綜合徵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石膏固定後,患兒的軀體活動受限,胃腸蠕動減慢,容易導致胃排空延遲。腸系膜上動脈對十二指腸的壓迫是主要原因之一。當患兒處於仰臥位時,由於石膏的重量或牽引的力量,可能會使腹部臟器受到擠壓,從而影響十二指腸的通暢性,導致胃內容物瀦留。患兒在治療期間可能會因為緊張、焦慮等情緒因素,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進一步影響胃腸道的功能。
對於小兒石膏綜合徵的治療,首先需要去除病因,如松解石膏或調整牽引的重量和方向。同時,應採取禁食、胃腸減壓等措施,以減輕胃腸道的壓力。對於症狀嚴重的患兒,可能需要進行靜脈補液,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和醫護人員應密切關注患兒的情況。在進行石膏固定或牽引治療前,應向患兒及家長詳細說明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及注意事項。治療過程中,要鼓勵患兒適當活動肢體,促進胃腸蠕動。同時,要注意觀察患兒的飲食情況,避免過度進食和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一旦發現患兒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盡早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