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先天性膈疝是指由於胚胎時期膈肌發育不全,導致腹腔臟器經膈肌缺損處進入胸腔,從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的先天性疾病。
在胚胎發育過程中,膈肌逐漸形成並將胸腔和腹腔分隔開來。如果膈肌發育出現障礙,就會形成膈疝。當腹腔臟器進入胸腔後,會壓迫肺組織和心臟,導致呼吸困難、循環障礙等問題。患兒可能在出生後不久就出現呼吸急促、發紺、反復肺部感染等症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診斷嬰兒先天性膈疝主要依靠臨床表現、胸部X線、B超等檢查。一旦確診,應盡快進行手術治療,將疝入胸腔的臟器還納回腹腔,並修復膈肌缺損。手術的時機和方法取決於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和全身狀況。
對於患有先天性膈疝的嬰兒,家長需要密切觀察孩子的呼吸、心率、體溫等生命體徵,保持孩子呼吸道通暢,避免嗆奶和窒息。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護理和治療,定期帶孩子到醫院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促進孩子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