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關節側方脫位是指肘關節受到外力作用,導致尺、橈骨向側方移位,脫離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肘關節是由肱骨下端、尺骨鷹嘴和橈骨頭組成,周圍有韌帶和肌肉加強其穩定性。當遭受強大的暴力時,如摔倒時手掌著地,外力沿前臂傳導至肘部,可使肘關節的側副韌帶撕裂,肱骨下端與尺、橈骨發生側方移位,從而形成肘關節側方脫位。
肘關節側方脫位後,患者肘部會出現明顯的疼痛、腫脹和畸形,肘部的活動受到限制,無法正常屈伸和旋轉。同時,可能伴有神經和血管損傷,如手部麻木、無力,前臂缺血等。
對於肘關節側方脫位,應及時進行復位治療。復位後,需要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肘關節,以保持關節的穩定性,促進損傷的韌帶和軟組織修復。在固定期間,患者應注意觀察手指的感覺和運動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告知醫生。拆除固定後,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功能鍛鍊,以恢復肘關節的活動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保護肘關節,避免過度用力和受傷。運動時要做好熱身準備,掌握正確的運動姿勢和技巧。如果不慎受傷,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以促進肘關節的恢復,減少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