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臟增大的分度如下:
臨床上一般將脾臟增大分為輕、中、重三度。輕度脾大是指深吸氣時脾下緣在肋緣下2~3cm;中度脾大是指脾下緣超出肋緣下3cm至平臍;重度脾大是指脾下緣超過臍水平以下。
脾臟增大的原因較為複雜,可能與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淤血性疾病以及脾臟腫瘤等有關。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敗血症等,可導致脾臟的炎症反應,引起脾臟增大。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會導致免疫系統異常,累及脾臟,使其增大。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會影響脾臟的正常功能,導致脾臟腫大。淤血性疾病如肝硬化等,會導致門靜脈高壓,使脾臟淤血,從而引起脾臟增大。脾臟腫瘤也會導致脾臟體積增大。
當發現脾臟增大時,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如血常規、肝功能、腹部超聲、CT等,以明確病因,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劇烈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以促進病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