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性胃潰瘍是指經過嚴格的內科治療後,潰瘍仍不能愈合,或者在愈合後短期內又復發的胃潰瘍。這種潰瘍的病程較長,症狀較為嚴重,且對常規治療的反應不佳。
頑固性胃潰瘍的發生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如果感染未能徹底清除,潰瘍就難以愈合。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胃酸分泌過多、胃黏膜屏障功能減弱、遺傳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也可能導致頑固性胃潰瘍的發生。
頑固性胃潰瘍的症狀與普通胃潰瘍相似,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疼痛,疼痛多在餐後1小時內出現,經1 - 2小時後逐漸緩解,直至下餐進食後再復現。還可能伴有反酸、噯氣、惡心、嘔吐等消化不良症狀。但由於頑固性胃潰瘍病情較為頑固,症狀可能會更加嚴重,且持續時間更長。
對於頑固性胃潰瘍的診斷,除了依靠症狀和體徵外,還需要進行胃鏡檢查和病理活檢,以明確潰瘍的部位、大小、形態、深度以及是否有惡變的可能。同時,還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胃酸分泌功能測定等檢查,以查找病因。
治療頑固性胃潰瘍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要去除病因,如根除幽門螺桿菌、停止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等。要使用抑酸劑和胃黏膜保護劑,以減少胃酸分泌,促進潰瘍愈合。如果藥物治療無效,或者潰瘍出現穿孔、出血、幽門梗阻等併發症,則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頑固性胃潰瘍是一種較為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飲食規律,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以促進病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