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踝骨折的治療方法有保守治療、物理治療、康復訓練、中醫治療、手術治療等。
1. 保守治療:對於骨折移位不明顯、穩定性較好的後踝骨折適用。通過使用石膏或支具進行外固定,能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動,為骨折愈合創造穩定環境。比如使用長腿石膏托,從大腿中部至足部進行固定,保持踝關節於功能位;還有高分子繃帶支具,輕便透氣且固定效果良好。這些外固定方式能防止骨折斷端因肢體活動而發生再移位,促進骨折處的纖維連接和骨痂生長,從而實現骨折愈合。
2. 物理治療:可輔助後踝骨折恢復。如超聲波治療,利用超聲波的機械效應、溫熱效應和理化效應,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加速血腫吸收,促進骨痂生長。還有紅外線照射,能使局部血管擴張,增加局部血液供應,緩解疼痛和腫脹。通過這些物理手段,能為骨折愈合提供更好的局部微環境,加快組織修復和再生。
3. 康復訓練:在骨折治療過程中至關重要。早期進行肌肉等長收縮訓練,如踝關節周圍肌肉的緊繃和放鬆,可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和深靜脈血栓形成。中期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如主動和被動的踝關節屈伸活動,能逐漸恢復關節功能。後期進行負重訓練,從部分負重到完全負重,幫助患者恢復正常行走能力,提高生活質量。
4. 中醫治療:中醫的一些方法對後踝骨折也有一定療效。例如中藥內服,可選用接骨續筋的中藥方劑,如接骨紫金丹,以促進骨折愈合。中藥熏洗,用乳香、沒藥、伸筋草等藥物煎湯熏洗患處,能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還有針灸治療,選取足三里、三陰交、解溪等穴位,通過刺激穴位,調節經絡氣血,改善局部症狀。
5. 手術治療:適用於骨折移位明顯、關節面不平整或合併其他嚴重損傷的後踝骨折。通過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使用鋼板、螺釘等內固定材料將骨折斷端準確復位並固定,恢復關節面的平整和骨骼的連續性。這樣能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解剖條件,減少創傷性關節炎等併發症的發生,最大程度恢復踝關節的功能。
治療期間要嚴格按照醫生要求進行相應治療和護理。定期復查,以便醫生及時瞭解骨折愈合情況並調整治療方案。在康復訓練過程中,要循序漸進,避免過度活動導致骨折移位或損傷加重。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鈣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為骨折愈合提供充足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