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氣入體全身肌肉酸痛應根據外感寒邪、勞累過度、風寒濕痹、體質虛弱、環境因素等=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保暖、休息、藥物調理、增強體質、改善環境等。
1. 外感寒邪:寒邪侵襲人體,使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肌肉酸痛。可通過喝生薑紅糖水,利用生薑的溫熱之性驅散寒邪。同時注意保暖,增添衣物,避免再次受寒。也可進行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在酸痛部位,促進血液循環。遵醫囑服用感冒清熱顆粒、正柴胡飲顆粒、風寒感冒顆粒等藥物,幫助緩解症狀。
2. 勞累過度:長時間過度勞累,身體肌肉產生乳酸堆積,加上受寒後,酸痛感加劇。應保證充足的休息,讓身體得到恢復。可適當進行按摩,由專業人員按摩酸痛部位,緩解肌肉緊張。還可泡熱水澡,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加速乳酸代謝。遵醫囑服用氯唑沙宗片、乙哌立松片、復方氯唑沙宗膠囊,放鬆肌肉。
3. 風寒濕痹:風寒濕邪侵入經絡關節,氣血痹阻不通。可採用艾灸療法,選取足三里、關元等穴位,借助艾灸的溫熱之力散寒祛濕。也可進行中藥熏蒸,利用中藥蒸汽的藥力滲透肌膚。平時注意關節保暖。遵醫囑服用獨活寄生丸、小活絡丸、木瓜丸等藥物,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4. 體質虛弱:身體虛弱,衛氣不固,易受寒氣侵襲。要加強營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如雞蛋、牛奶、新鮮蔬果等。適當進行運動鍛鍊,如散步、太極拳等,增強體質。注意生活規律,避免熬夜。遵醫囑服用玉屏風顆粒、補中益氣丸、八珍益母膠囊,調理身體。
5. 環境因素:長期處於寒冷潮濕的環境中,寒邪易侵入人體。應盡快脫離不良環境,保持居住環境乾燥溫暖。可使用除濕器降低室內濕度。外出時做好保暖防護。可通過食療,如食用羊肉湯等溫熱食物。遵醫囑服用金匱腎氣丸、桂附地黃丸、右歸丸,溫補腎陽,抵禦寒邪。
日常要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長時間待在寒冷潮濕之地。運動要適度,避免過度勞累。合理飲食,保證營養均衡,增強身體抵抗力。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