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針頭回血應根據靜脈壓增高、封管操作不當、肢體位置不當、導管堵塞不完全、穿刺針斜面緊貼血管壁等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包括:
1. 靜脈壓增高:多見於長時間輸液、肢體下垂等情況。可適當抬高輸液肢體,加快輸液速度,緩解靜脈壓增高。
2. 封管操作不當:如封管液劑量不足、推注速度過快或過慢等。應確保封管液劑量合適,推注速度均勻,一般成人使用 10 - 12ml 生理鹽水進行封管,推注速度為 10 - 15 秒。
3. 肢體位置不當:肢體過度活動可導致回血。囑患者保持穿刺肢體安靜,避免過度活動,必要時可使用約束帶固定。
4. 導管堵塞不完全:少量血液在導管內形成凝塊。可回抽少量血液,用生理鹽水沖洗導管,若仍有回血,可遵醫囑使用肝素鈉溶液封管如肝素鈉注射液、肝素鈉乳膏、肝素鈉栓劑。
5. 穿刺針斜面緊貼血管壁:調整穿刺針位置,使斜面與血管壁分離。
應密切觀察留置針部位情況,如有異常及時處理。定期更換留置針,避免感染。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防止感染的發生。同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留置針型號和穿刺部位,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減少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