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傷口愈合的局部因素有傷口感染、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傷口異物、局部制動不足、傷口局部張力過大等。
1. 傷口感染:細菌等微生物在傷口處繁殖,釋放毒素,破壞組織細胞,阻礙傷口正常愈合進程。保持傷口清潔,定期換藥,根據感染情況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時進行清創引流,去除感染壞死組織,為傷口愈合創造良好環境。
2. 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受傷部位血液供應不足,無法及時輸送營養物質和帶走代謝廢物,影響細胞的增殖和修復。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可通過適當的按摩、熱敷等促進血液循環,對於血管損傷嚴重的情況,可能需手術修復血管。
3. 傷口異物:如灰塵、沙粒、金屬碎片等異物殘留於傷口內,會持續刺激傷口組織,引發炎症反應,干擾傷口愈合。徹底清創,清除傷口內異物,防止異物殘留,若有難以取出的異物,需在專業醫生評估下處理。
4. 局部制動不足:傷口在愈合過程中需要相對穩定的環境,過度活動導致傷口不斷受到牽拉,新生的組織容易受損,延緩愈合。適當固定受傷部位,減少不必要的活動,根據傷口情況和醫生建議,合理安排康復活動時間。
5. 傷口局部張力過大:傷口邊緣對合不良、縫合過緊等導致局部張力增加,影響血液供應,使傷口愈合困難。正確處理傷口,合理縫合,減輕局部張力,必要時採用減張縫合等特殊技術,促進傷口愈合。
傷口愈合期間,要密切關注傷口變化,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外力碰撞。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食物,促進身體恢復。按照要求定期復診,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