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性肢皮炎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無菌性膿皰性皮膚病,好發於指趾部,常在外傷後發病。
持續性肢皮炎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感染、免疫功能紊亂、遺傳等因素有關。該病初發於一個手指或足趾的末節背側皮膚,緩慢向上蔓延,可擴展至整個手指、手背及足背,嚴重時可累及多個手指、足趾及腕、踝關節。皮損表現為紅斑基礎上出現小膿皰,膿皰乾涸後形成黃色痂皮,痂皮脫落後露出紅色糜爛面,可有疼痛和瘙癢感。病情反復發作,可導致皮膚增厚、角化、皸裂,甚至出現指趾甲變形、脫落。
診斷持續性肢皮炎主要依據臨床表現、病史及實驗室檢查。醫生會詳細詢問患者的發病情況、外傷史等,並進行皮膚組織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
對於持續性肢皮炎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效療法。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外用藥物如糖皮質激素、維A酸類藥物等、系統用藥如抗生素、免疫抑制劑等以及物理治療如紫外線照射等。治療方案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身體狀況等因素綜合考慮,個體化制定。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注意保護皮膚,避免外傷和感染。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和摩擦。飲食上,應注意營養均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患者應遵醫囑按時用藥,定期復診,以便醫生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