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性酸中毒是一種酸鹼平衡失調的病理狀態,指體內酸性物質產生過多或鹼性物質丟失過多,導致血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加,pH 值低於正常範圍7.35 - 7.45。
引起代謝性酸中毒的原因有多種。其中,體內酸性物質產生過多可能是由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原因導致。鹼性物質丟失過多也可引發代謝性酸中毒,如嚴重腹瀉、腎小管性酸中毒等情況,會使大量的鹼性物質從消化道或腎臟丟失。
代謝性酸中毒的臨床表現因病情輕重而異。輕者可能無明顯症狀,重者可出現疲乏、眩暈、嗜睡,甚至昏迷等。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以及相關的實驗室檢查結果,如血氣分析等,來明確診斷。
一旦確診為代謝性酸中毒,治療的關鍵是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例如,對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要控制血糖;對於乳酸酸中毒,需要糾正組織缺氧等。同時,還可能需要使用鹼性藥物來糾正酸中毒,但使用時需要嚴格掌握劑量,避免過度糾正導致鹼中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預防代謝性酸中毒的發生。例如,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導致腹瀉;對於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積極控制病情,定期監測血糖等指標,遵醫囑進行治療。如果出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