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膽囊炎是一種由於膽囊慢性炎症長期刺激,導致膽囊壁增厚、膽囊體積縮小、膽囊功能減退的疾病。
膽囊是儲存和濃縮膽汁的器官,當膽囊發生慢性炎症時,膽囊壁會逐漸纖維化,膽囊的收縮和排泄功能受到影響。隨著病情的進展,膽囊會逐漸萎縮,失去正常的形態和功能。
萎縮性膽囊炎的症狀可能不典型,部分患者可能僅有上腹部隱痛、腹脹、噯氣等消化不良症狀,也有一些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常在體檢時發現。當病情加重或合併膽囊結石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劇烈的右上腹疼痛、發熱、黃疸等症狀。
對於萎縮性膽囊炎的診斷,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徵、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肝功能等以及影像學檢查如B超、CT等來綜合判斷。
一旦確診為萎縮性膽囊炎,應及時進行治療。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對於症狀明顯、膽囊萎縮嚴重或合併有膽囊結石等併發症的患者,通常需要進行手術切除膽囊。對於症狀較輕、膽囊萎縮不嚴重的患者,可以先採取保守治療,如抗感染、利膽等治療措施,但需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定期進行復查。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萎縮性膽囊炎的患者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飲暴食。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心態。如果出現腹部不適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