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中間長了肉球可能是牙齦息肉、牙髓息肉、牙周膜息肉、智齒冠周炎、牙齦瘤等因素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手術切除、藥物治療、局部沖洗等。
1. 牙齦息肉:多因鄰面齲洞食物殘渣長期堆積,刺激牙齦乳頭向齲洞內增生形成。通常需在局部麻醉下將牙齦息肉切除,若齲洞較深,還需進行補牙等後續治療,以恢復牙齒外形和功能。術後注意口腔衛生,防止感染。
2. 牙髓息肉:常見於青少年,因牙髓慢性炎症,牙髓組織增生通過穿髓孔突出形成。一般先進行根管治療,去除感染的牙髓組織,如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膠囊、布洛芬緩釋膠囊遵醫囑用藥控制炎症,之後再根據情況進行補牙或做牙冠修復。
3. 牙周膜息肉:多由於多根牙的齲損穿通髓室底,刺激牙周膜組織增生進入髓腔形成。這種情況較為複雜,一般需要評估牙齒能否保留,若能保留則進行牙周治療和根管治療;若無法保留則需拔除患牙。
4. 智齒冠周炎:智齒萌出不全,周圍軟組織發生炎症,炎症刺激可導致牙齦腫脹形成肉球。可使用生理鹽水和雙氧水交替沖洗盲袋,局部塗抹碘甘油,同時遵醫囑口服頭孢克肟分散片、奧硝唑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消炎止痛,待炎症消退後,視情況決定是否拔除智齒。
5. 牙齦瘤:局部刺激因素如牙結石、不良修復體等長期存在,導致牙齦結締組織反應性增生。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牙齦瘤,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洗牙等。切除組織需送病理檢查,以明確病變性質。
治療後要保持口腔清潔,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好習慣,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到醫院復查口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