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顯微鏡檢查包括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結晶等指標。
1. 紅細胞:尿液中紅細胞增多可能提示泌尿系統存在多種問題,如腎小球腎炎、泌尿系統結石、腫瘤、外傷等。正常情況下,尿液中紅細胞數量較少,若超過一定範圍則為異常,根據紅細胞形態還可初步判斷其來源,如均一性紅細胞可能提示非腎小球源性血尿,而多形性紅細胞常見於腎小球源性血尿。
2. 白細胞:白細胞增多常見於泌尿系統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腎移植術後排斥反應、泌尿系統結核等也可能導致白細胞增多。大量白細胞出現常提示炎症處於活動期,通過對白細胞的形態和數量分析,有助於判斷感染的嚴重程度和類型。
3. 上皮細胞:尿液中的上皮細胞有多種類型,包括腎小管上皮細胞、移行上皮細胞和復層扁平上皮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增多常見於腎小管病變;移行上皮細胞增多可能與泌尿系統的炎症、結石或腫瘤等有關;復層扁平上皮細胞大量出現,多見於尿道炎。不同類型上皮細胞的出現及數量變化,對泌尿系統疾病的定位診斷有一定幫助。
4. 管型:管型是蛋白質、細胞及其崩解產物在腎小管、集合管內凝固而成的圓柱形蛋白聚體。常見的管型有透明管型、顆粒管型、細胞管型等。透明管型在劇烈運動、發熱等生理情況下可少量出現,若持續大量出現則可能提示腎臟病變;顆粒管型增多常見於腎實質性病變;細胞管型根據所含細胞不同,如紅細胞管型提示腎小球疾病,白細胞管型多見於腎盂腎炎等。
5. 結晶:尿液中的結晶有多種,如草酸鈣結晶、尿酸結晶、磷酸鹽結晶等。結晶的出現與尿液的酸鹼度、溫度、代謝情況等有關。某些結晶大量出現可能提示疾病,如草酸鈣結晶大量出現可能與尿路結石形成有關;尿酸結晶增多可能與體內嘌呤代謝紊亂或腎臟排泄功能障礙有關。在鹼性尿液中易出現磷酸鹽結晶等。
進行尿液顯微鏡檢查時,應注意留取清潔中段尿,避免混入陰道分泌物、糞便等雜質影響結果。檢查前盡量避免劇烈運動、大量飲水等可能影響尿液成分的行為。若檢查結果異常,需結合患者症狀、體徵及其他檢查進一步綜合判斷病情,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