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劑腎病是指使用造影劑後,在 2 - 3 天內發生的急性腎功能損害。通常表現為血清肌酐水平較使用造影劑前升高 25%或絕對值升高 0.5mg/dl 以上。
造影劑腎病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造影劑本身具有一定的腎毒性,可能會對腎小管細胞產生直接損傷。患有基礎腎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其腎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功能障礙,使用造影劑後更容易發生腎損傷。高齡、脫水、大劑量使用造影劑等因素也會增加造影劑腎病的發生風險。
為了預防造影劑腎病的發生,醫生在使用造影劑前會對患者的腎功能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調整造影劑的使用劑量和種類。同時,患者在使用造影劑前應充分補水,以增加尿量,促進造影劑的排泄。在使用造影劑後,醫生會密切監測患者的腎功能,如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標,以便及時發現並處理可能出現的腎損傷。
對於普通人來說,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飲食結構,有助於維持腎臟的正常功能。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現和治療潛在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也是預防腎臟疾病的重要措施。如果需要進行使用造影劑的檢查或治療,應提前告知醫生自己的健康狀況和用藥情況,以便醫生做出合理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