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齦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牙齦疾病,主要是由於牙齦邊緣及牙齦乳頭部位的慢性炎症所引起。
慢性牙齦炎的病因主要包括口腔衛生不良、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等局部刺激因素。這些因素導致牙齦組織受到長期的刺激和損傷,引發炎症反應。患者的牙齦通常會出現紅腫、出血、疼痛等症狀,尤其在刷牙或咬硬物時容易出血。牙齦的顏色可能會變為深紅或暗紅色,質地變得鬆軟,表面光亮。如果不及時治療,慢性牙齦炎可能會發展為牙周炎,導致牙齒鬆動、脫落等更嚴重的後果。
對於慢性牙齦炎的治療,首先需要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通過潔治術去除牙石,調整咬合關係,消除食物嵌塞等。同時,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線、漱口水等輔助清潔工具。醫生可能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局部或全身的藥物治療,如使用抗菌漱口液、消炎藥等。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預防慢性牙齦炎的發生,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和潔治,及時發現和處理口腔問題。合理飲食,避免過多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這樣可以有效維護口腔健康,預防慢性牙齦炎及其他口腔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