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敗血症是一種嚴重的全身性感染疾病,主要是由於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小兒血液中,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小兒敗血症的發病原因較為複雜。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抵抗力較弱,容易受到感染。而較大兒童可能由於皮膚黏膜破損、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途徑,使病菌進入血液引發敗血症。
小兒敗血症的症狀表現多樣,可能包括發熱或體溫不升、精神萎靡、食慾不振、呼吸急促、皮膚瘀點瘀斑等。病情嚴重時,還可能出現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等併發症,對小兒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診斷小兒敗血症需要綜合考慮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多方面因素。醫生會進行血常規、血培養等檢查,以明確致病菌的種類和藥敏情況,從而為治療提供依據。
對於小兒敗血症的治療,主要是應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根據致病菌的種類和藥敏結果,選擇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同時,還需要對患兒進行對症支持治療,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糾正休克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注意加強小兒的護理,保持小兒皮膚清潔,避免皮膚破損感染。合理餵養,增強小兒的免疫力。一旦發現小兒有感染的跡象,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