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結核是由結核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結慢性炎症,是肺外結核病中最常見的一種。
淋巴結結核多發生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結核菌可通過淋巴系統或血液傳播到淋巴結,引起淋巴結腫大、疼痛、粘連,甚至形成膿腫、竇道。患者可能會出現低熱、盜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狀。
淋巴結結核的診斷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綜合判斷。醫生會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瞭解患者的症狀和體徵。實驗室檢查包括結核菌素試驗、結核菌塗片和培養、血常規等,有助於明確診斷。影像學檢查如超聲、CT 等,可以幫助瞭解淋巴結的大小、形態、結構等情況。
一旦確診為淋巴結結核,應及時進行抗結核治療。治療方案通常包括多種抗結核藥物聯合使用,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療時間較長,一般需要 6 個月至 1 年以上,患者需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確保治療效果。在治療過程中,如果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或病情變化,應及時告知醫生,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對於淋巴結結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富含營養的食物,如蛋白質、維生素等,以增強身體抵抗力。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感染。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有助於病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