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狹窄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病,指肺動脈瓣或肺動脈總乾發生狹窄,導致右心室向肺動脈射血受阻。
肺動脈狹窄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胎兒發育環境等有關。根據狹窄部位的不同,可分為肺動脈瓣狹窄、肺動脈漏斗部狹窄和肺動脈主幹及其分支狹窄。輕度肺動脈狹窄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乏力、心悸、暈厥等症狀。嚴重的肺動脈狹窄可導致右心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診斷肺動脈狹窄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心電圖、胸部 X 線檢查、超聲心動圖等。超聲心動圖是診斷肺動脈狹窄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明確狹窄的部位、程度和血流動力學改變。
對於肺動脈狹窄的治療,主要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來決定。輕度狹窄且無症狀者,一般不需要治療,但需定期隨訪。中度至重度狹窄者,可採用介入治療或手術治療。介入治療是通過球囊擴張狹窄的肺動脈瓣,手術治療則是通過切開狹窄的肺動脈瓣或進行肺動脈瓣置換術。
在日常生活中,肺動脈狹窄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定期進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並進行相應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