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炎是一種具有遺傳傾向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也稱為特應性皮炎。
異位性皮炎的發病原因較為複雜,主要與遺傳因素、免疫異常、皮膚屏障功能障礙以及環境因素等有關。患者往往有個人或家族的過敏性疾病史,如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其臨床表現多樣,常見的症狀包括皮膚乾燥、瘙癢、紅斑、丘疹、滲出、結痂等,且病情容易反復發作,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較大影響。
在診斷異位性皮炎時,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家族史以及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判斷。治療方法則包括局部外用藥物如糖皮質激素、鈣調磷酸酶抑制劑等、系統用藥如抗組胺藥、免疫抑制劑等以及光療等,具體的治療方案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和個體情況來制定。
對於異位性皮炎患者來說,日常的皮膚護理非常重要。應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選擇寬松、柔軟的棉質衣物,避免過度洗澡和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保持皮膚的濕潤。同時,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勞累。如果出現皮膚症狀加重或其他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以便得到及時的治療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