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擲骨折是指上肢伸直位或肩關節外展外旋位時,手掌著地,暴力沿上肢縱軸向近側傳導,使肱骨幹受到扭轉和過度牽拉而發生骨折。
這種骨折多發生在肱骨中下段,骨折線多為螺旋形或斜形。投擲骨折的發生機制較為複雜,主要是由於暴力傳導和肌肉牽拉的共同作用所致。當手掌著地時,地面的反作用力通過上肢向上傳導,同時上肢的肌肉也會產生強烈的收縮,這些力量相互作用,導致肱骨受到扭轉和牽拉,從而發生骨折。
投擲骨折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局部疼痛、腫脹、畸形、活動受限等。如果骨折移位明顯,還可能出現神經、血管損傷的症狀。對於投擲骨折的診斷,除了根據臨床表現外,還需要進行X線、CT等影像學檢查,以明確骨折的類型和移位情況。
治療投擲骨折的方法主要取決於骨折的類型和移位程度。對於無明顯移位的骨折,可以採用保守治療,如石膏或支具固定。對於移位明顯的骨折,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通過切開復位內固定來恢復骨折的對位和對線,促進骨折愈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避免劇烈的運動和意外受傷。如果不幸發生了骨折,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在骨折恢復期間,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合理飲食,加強營養,以促進骨折的愈合和身體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