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液化是指手術切口部位的脂肪細胞因多種原因受到損傷,發生無菌性壞死,導致脂肪細胞破裂後,細胞內的脂肪顆粒流出,形成液態脂肪,從而影響切口愈合的一種現象。
脂肪液化的發生原因較為複雜。手術過程中的操作,如高頻電刀的使用,可能會產生局部高溫,造成脂肪組織的熱損傷;切口部位的脂肪層過厚,血運相對較差,也容易導致脂肪細胞缺血、缺氧,進而發生液化;患者自身的因素,如合併糖尿病、營養不良等,會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影響組織的修復能力,增加脂肪液化的風險。
脂肪液化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切口部位出現較多滲液,滲液中可見漂浮的脂肪滴,切口周圍無明顯的紅腫、疼痛等炎症反應,但切口愈合不良,部分患者可能會伴有切口裂開。如果發現切口出現脂肪液化,應及時進行處理。醫生會根據液化的程度和切口的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如加強換藥、放置引流條等,以促進滲液的排出和切口的愈合。如果液化範圍較大,可能需要進行清創處理。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減少脂肪液化的發生,患者在手術後應注意保持切口的清潔乾燥,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切口受到牽拉。同時,要注意加強營養,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食物,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促進傷口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