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浮腫是指人體下肢的組織間隙中有過多的液體積聚,導致腿部、腳部等部位出現腫脹的症狀。
下肢浮腫的原因較為多樣。心臟疾病如心力衰竭,可能導致血液循環不暢,液體在下肢積聚。腎臟疾病會影響體內的水分和鹽分代謝,也可能引起下肢浮腫。肝臟疾病如肝硬化,會導致蛋白合成減少,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進而引發浮腫。營養不良、下肢靜脈回流障礙、某些藥物的副作用等也可能導致下肢浮腫。
下肢浮腫的症狀表現為下肢的皮膚緊繃、發亮,按壓後會出現凹陷,且凹陷恢復緩慢。如果浮腫嚴重,可能會影響下肢的活動能力,出現疼痛、麻木等不適。
當發現下肢浮腫時,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確定病因並進行針對性治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適當活動下肢,促進血液循環。飲食方面,要注意控制鹽分的攝入,避免食用過多的醃制食品。如果是疾病引起的下肢浮腫,應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關注下肢健康,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相應措施,有助於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