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休息、飲食調整、藥物治療、血壓監測、適時終止妊娠等。
1. 休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需要保證充足的休息,有助於緩解身體的應激狀態,減輕血管的緊張度。患者應採取左側臥位,可減輕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增加回心血量,改善子宮胎盤的血液灌注,從而有利於血壓的穩定,對控制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展有積極作用。每天保證 8 - 10 小時的睡眠,避免勞累和精神緊張。
2. 飲食調整:合理的飲食對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至關重要。增加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富含鐵、鈣、鎂的食物攝入,減少鈉鹽攝入。高蛋白質飲食可補充因蛋白尿而丟失的蛋白質,維持身體正常代謝;鈣、鎂等元素有助於血管舒張,降低血壓。每天蛋白質攝入量約 80 - 100 克,食鹽攝入量不超過 6 克。多吃新鮮蔬果、奶製品等。
3. 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拉貝洛爾片,能同時阻滯α、β受體,降低血壓的同時不影響腎及胎盤血流量;硝苯地平緩釋片,通過抑制鈣離子內流,鬆弛血管平滑肌,達到降壓效果;硫酸鎂注射液,可解除血管痙攣,預防和控制子癇發作。這些藥物需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使用,根據患者血壓情況調整劑量。
4. 血壓監測:密切監測血壓變化對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治療十分關鍵。通過定期測量血壓,醫生能及時瞭解病情的發展,判斷治療效果,以便調整治療方案。患者可在家中使用電子血壓計,每天早晚各測量一次,並記錄血壓值,定期復診時提供給醫生參考。
5. 適時終止妊娠:當病情嚴重威脅到母兒安全時,適時終止妊娠是重要的治療手段。對於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若經過積極治療仍無法控制病情,繼續妊娠可能導致孕婦出現嚴重併發症,如子癇、心腦血管意外等,同時也會影響胎兒的生長髮育,甚至危及胎兒生命。此時,醫生會根據孕婦和胎兒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時機和方式終止妊娠。
治療過程中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安排進行各項檢查和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大幅波動。注意觀察自身症狀,如有無頭痛、眼花、胸悶等不適,若出現異常及時就醫。